鏈博會旗艦報告發布,揭示全球供應鏈四大趨勢
11月28日,首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(以下簡稱“鏈博會”)在北京開幕。當天,鏈博會旗艦報告《全球供應鏈促進報告》(以下簡稱《報告》)發佈,《報告》從全球視角開展供應鏈促進研究,全面量化分析全球供應鏈發展趨勢,提出全球供應鏈發展呈現區域化、多元化、數字化和綠色化四大趨勢。與會嘉賓認爲,在全球供應鏈快速調整的當下,對於其發展趨勢的分析,有助於企業更好地研判形勢,把握髮展機遇。
《報告》提出,全球供應鏈是指圍繞核心產品或服務,由分佈在不同國家的供應商、製造商、分銷商、零售商直到最終用戶形成的全球化、全過程、高效協同的跨國組織形態。
《報告》分析,當前,全球供應鏈擾動因素增多,呈現四大趨勢。具體來看,在供應鏈區域化方面,歐洲、東亞、北美供應鏈區域化特徵最爲顯著。德國、中國、美國分別爲區域供應鏈中心。汽車和化工行業供應鏈區域化態勢明顯。
國民黨小雞拒絕「與柯同行」 民眾黨:減少民進黨立委席次為主要目標
在供應鏈多元化方面,受地緣政治衝突、大宗商品價格波動等因素影響,歐洲跨國公司加快供應鏈多元化步伐,電子產品和紡織品供應鏈多元化特徵顯著。
在供應鏈數字化方面,隨着數字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廣泛應用,全球供應鏈數字化趨勢顯著。其中,通信行業供應鏈數字化程度最高,信息技術及信息服務業次之,金融業供應鏈數字化國別差異較大。
在供應鏈綠色化方面,爲應對氣候變化等全球性挑戰,全球供應鏈綠色化是大勢所趨,但各主要經濟體供應鏈綠色化進展不一。
對此,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國強在發言中指出,當前,在多重因素影響下,全球供應鏈加速調整,並呈現出很多新特點。他強調,研判供應鏈趨勢對於企業發展非常重要,只有把握好趨勢性變化,順勢而爲,才能做出更爲準確的判斷。
《報告》還重點闡述了全球供應鏈促進的重大意義。一是能夠幫助企業優化資源配置,助力跨國公司降本增效、創新發展;二是助推全球貿易投資恢復增長,帶動世界經濟加快復甦;三是推動全球生產網絡有機聯通,加速世界經濟再全球化;四是推廣節能減排規則標準和方法,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;五是創造就業和提升勞動者收入,增強減貧政策效果,改善各國人民福祉。
“可見,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穩定是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,符合世界各國人民共同利益。”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副會長陳建安在發佈會上說。
陳建安表示,根據《報告》,中國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,爲全球供應鏈開放合作提供了四大機遇,即規模超大成長性好的市場機遇、產業門類最爲齊全的合作機遇、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政策機遇和各類要素加速聚集的創新機遇。
苏州年度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结果出炉 常熟取得“八连优”
陳建安說,《報告》是中國貿促會迴應中外工商界重大關切的具體舉措,也是中國貿促會建設高水平應用型智庫的重要成果。中國貿促會願與中外工商界一道,堅定不移維護供應鏈的公共產品屬性,不斷促進深化供應鏈國際合作,讓發展成果更好惠及各國人民。
來源 | 經濟參考報
責編 | 鄭宗敏
編輯:鄭宗敏
剑破九天 何无恨
聯發科蔡明介:AI 手機滲透率未來直線上升 明年手機重回成長
來源:經濟參考報
張大千摩登仕女圖 領銜帝圖藝術2022 12月底秋拍
CBIT:应有配套与投资诱因